选择骨灰撒海、草坪葬的为啥越来越多

“近年来,我馆骨灰安放数量逐年攀升,截至2022年2月底,骨灰安放已趋于饱和……”今年清明节前,市第一殡仪馆一则《关于暂停骨灰安放服务的通知》,再次引发社会对殡葬改革的思考。

“无论是将骨灰寄存到殡仪馆,还是安葬在墓地,只进不出,在空间和土地有限的情况下,总有一天会出现难以为续的局面。”市民政局殡葬处处长张悦东说,推行不留骨灰、不留墓碑的节地生态安葬,将是未来的必然出路。

思来想去,他们选择生态葬

2008年儿子去世,转年丈夫又离世,过去的清明时节,对于侯阿姨来说,就是一道坎儿,不敢面对,又惦记着。

“之前祭扫时,看见骨灰盒存放在一个小小的格子里,心里有一种莫名的酸楚。直到把儿子和丈夫的骨灰撒向大海,心里才有了安慰。”侯阿姨跟记者说起当初的想法:“我觉得大海是无边无际的,希望他们爷俩随着大海漂泊,去看看每一处自己在生前想看却没有看见的风景,自由自在,也算是一个最好的归宿吧,这也是我为他们做的最后一件浪漫的事。”

图片

从选择骨灰撒海到现在,一晃过去了10个清明节。虽然近几年因为疫情,不能亲自到海上“扫墓”,但侯阿姨觉得思念总有寄托处。“没疫情那几年,一到清明节,市殡仪服务总站会组织我们出海,海上共祭。到后来,因为疫情,他们工作人员出海帮我们代祭。今年清明,他们在‘海之眠’纪念广场举办了一场庄重的代祭仪式,还将视频发给我,让我很感动。”

思虑超前的王先生,虽然年龄只有60岁,但已为自己的“身后事”做了安排:“等我没了那一天,就选骨灰草坪葬吧。咱不给儿女添麻烦。”

因为这些年的切身经历,王先生不想让儿女像自己一样,每年到了清明节再“负重前行”。

“我们是姐弟四人。我都60岁了,想想我的哥哥姐姐,年纪更大,他们每年到了清明,参加祭扫别提有多心力交瘁了。一顿采买,然后人挤人地拥入殡仪馆,就是为了给父母磕个头。现在我们的年龄还能承受这番折腾,等岁数再大点,真的是走不动了。”王先生说,他父母的骨灰一直寄存在市第二殡仪馆,“每年你说,若是不去,心里又过意不去,小小的骨灰盒就是一份牵挂。可是去吧,真的是体力一年不如一年,有点跟不上。”

从朋友处得知,有一种安葬方式,是将逝者骨灰装入特制的骨灰坛内,然后葬入草坪,经过数月自然降解,逝者的骨灰与土地融为一体。本打算选择骨灰撒海的王先生,改变了主意。“我觉得这种骨灰深埋的草坪葬,更符合‘入土为安’的传统。”

去年,王先生还说服了哥哥姐姐,把父母以及姥姥姥爷的骨灰取出,在天津寝园做了草坪葬。“当天的安葬仪式特别隆重,还邀请了天津电视台的主持人致追思词,礼兵献花篮,放飞和平鸽。”王先生说,“回去之后,我把这些情景讲给身边的人听。我姐夫还有侄媳妇父母也说,要把家里逝去的老人改用这样的方式安葬。”

“殡葬改革终极目标是‘不留骨灰’”

“目前,我们有近3000具骨灰等着疫情见缓组织撒海。此外,今年以来,市属殡葬服务机构天津憩园、天津寝园共收到546具骨灰草坪葬的预约。”张悦东表示,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市民对绿色殡葬的认可度越来高。

图片

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是殡葬部门一直在做的工作。所谓节地生态安葬,是指在对逝者的安葬过程中,采取不保留骨灰和不设标志物的安葬方式。1990年,天津成为继广州之后,全国第二个开展海葬业务的城市。截至目前,已举办骨灰撒海活动404期,累计撒海骨灰23404具,接待直接参与家属48178人次。

多年来,天津寝园、天津憩园一直致力于探索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从2010年开始,天津寝园拓展业务提供草坪葬。2016年,天津憩园拿出位置好、绿化好的墓区,设置骨灰节地生态安葬专区。截至目前,两园一共安葬了3464具选择草坪葬的骨灰。

当前,我市主流的安葬方式是将骨灰寄存到殡仪馆,或是将骨灰安葬在墓地。市第一、第二、第三殡仪馆相继改扩建,但骨灰存放压力依旧很大。据统计,市属的三个殡仪馆和市属公墓天津寝园室内骨灰存放量达到了24.5万具之多。在这其中,还有近1万具属于“无主”骨灰,一直没有办理相关续存手续,安放时间最长的达到20年以上,最短的也有5年。

面对每年近8万具的骨灰增长量,如何保证殡葬服务的可持续性?

“今后,殡葬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不留骨灰’。”张悦东说,从保留遗体到不保留遗体是殡葬改革的第一次革命,当前,“逝者与生者争地”的矛盾已经凸显,殡葬改革急需进行第二次革命,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转变。

“重要的是生者对逝者的心意”

“其实,人去世后采用什么样的殡葬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生者对逝者的心意。既然我们有很多可供选择的绿色殡葬方式,为什么要选择铺张浪费的方式,既浪费土地,也不环保?”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洁说,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在丧葬问题上回归绿色生态乃是大势所趋。积极倡导生态葬、自然葬,让逝者回归自然,不仅符合生态、节俭的原则,也符合全社会的公共利益。

“近年来,天津一直在用奖补政策,鼓励更多市民选择节地生态安葬。”张悦东介绍,2019年,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工作的通知》,从2020年1月1日起,对参与不保留骨灰和标志物的节地生态安葬承办人给予每具骨灰1000元奖励;对火化后直接选择参加节地生态安葬的承办人再补贴每具骨灰1420元基本殡葬服务费用(遗体运送、遗体火化、遗体冷存)。

图片

“具有天津市户籍的逝者,遗体火化后60日内直接选择节地生态安葬,合法申请人可以向承办单位同时申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贴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也就是说,可以领到2420元的奖励补贴。”张悦东介绍,“遗体火化后没有直接选择节地生态安葬,而是在2020年1月1日(含)后申请办理节地生态安葬的,也可以单独享受1000元的节地生态安葬奖励。”

在殡葬改革的过程中,除了让“逝有所安”,“思有所依”同样是民政部门的工作重点。

近年来,为满足市民多元祭哀思的需求,天津市针对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家属,推出“生命晶石”服务,可以将逝者骨灰制成饰品随身携带,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永恒。以“生命晶石”为载体,逝者家属可以在清明节期间,在家开家庭追思会、网上祭扫。

与此同时,针对骨灰撒海的,天津市连续多年在清明节期间举办海上共祭活动;在天津寝园为骨灰撒海的逝者建立海葬纪念墙;在红桥区北辛路20号的市殡仪服务总站院内建有约1000平方米的“海之眠”纪念广场,广场上立有纪念碑,既庄重又典雅。

针对草坪葬的,每年清明节天津市都会用一场庄严的共祭仪式缅怀逝者、告慰生者。今年清明节,受疫情影响无法现场祭扫,天津憩园举办了庄严的代祭仪式,工作人员敬献花篮,代逝者家属向安息的亲人行鞠躬礼,代为传递人间孝与爱。

“受传统丧葬观念影响,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肯定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是要有人们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政府部门积极工作,创新载体形式,充分彰显对逝者的尊重,更好承载亲属情感寄托,以此吸引引导公众。” 张悦东说。

在《天津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就深化殡葬管理和服务改革勾勒出了行进图。我市将严格限制公墓墓位占地面积,推行骨灰格位存放、海葬、小型墓等节地生态安葬形式,鼓励引导经营性公墓开发免费可循环使用的节地生态安葬专区。

汪洁建议,当前推行节地生态安葬,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健全奖补激励机制,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加强观念引导,特别是针对年轻人宣传节地生态安葬的重大意义、法规政策和实践成果,让大家了解、接受生态安葬。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党员干部带头选择生态安葬。只有多管齐下,绿色殡葬改革才能真正落地生根。